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撷英
红色路标
作者: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石东弘  发布时间:2010-01-27 14:30:00 打印 字号: | |
周六因驴友要来登山,我和妻决定去平谷东部的“一脚踏三省”景区探路。初春的天气还是很冷,恰似唐诗里描绘的“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驱车二十多分钟,约在八点二十分左右到了山脚下的红石门村。“一脚踏三省”就在它的东北方向。 我和妻不是第一次来这里。按照我们以前爬山的路线,往返所用时间大概只有两个小时。对于驴友来说,这样的路程有点短,所以我们这次来是为探路,设计一条往返路程在三到四小时的登山路线。来之前我和红石门的村主任老郭取得了联系,他在电话里把另一条登山的路线告诉了我,说路程要远点。我停好了车就要沿着停车场右侧的山谷上山,妻出于谨慎,向路旁一位劈柴的大叔问路,大叔热情地指着东边的山上说:”沿着这条山脊松树的方向走就行!”于是我们依言上了山,发现山上都是突兀的岩石。没有找到向山顶走的路, 我们只好沿着山腰的一条小路走。 翻过山脚,路却开始向山谷延伸,我判断了一下方向,感觉应当是向东方向的,心想大概不会错,就下到谷底沿着山谷走。因前天刚下过雨,山谷里很湿润, 背阴处还有青苔,空气也很清新,带着泥土的芬芳。山坡上的灌木虽还是黄灰色,但零星的松树枝头的翠绿露出了勃勃生机,到处弥漫着一股春天的气息。山谷里是不知经过多少代人修建的层层梯田。有的梯田上还竖立着枯黄的玉米杆,有的梯田还有玉米杆被砍后留下的玉米根茬,有的梯田却是被耕过的,那泥土的芬芳原来是从那里散发出来的。 我们一边走一边找着上山的路, 却一直没有找到,也许我们太迷恋沿途的风景了吧。走了有四十分钟山谷开始宽阔了一些,我感觉不对。又走了一段,居然听到了鸡鸣声,一会一个村庄居然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时,我才知道路走错了。村庄很小,几十座房屋稀稀拉拉的镶嵌在山顶和山腰。我们转上山坡,看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在一座破旧的房屋的门外刷牙。我上前问他:“这是什么地方?”他说:“这是蓟县杨木安村。”我心想坏了,怎么跑天津来了!于是我又问他:“‘一脚踏三省’景区怎么走? ”他一脸茫然的看着我。这时旁边院里闻声出来一个年长几岁的男人,热情的问:“是不是松树顶?”我说:“就是三界碑所在哪个山峰,一边是蓟县、一边是兴隆、一边是平谷。”他说:“那就是松树顶。”接着他指着前面的山梁告诉我怎么走,我们致谢后依言前行,先翻过一道山梁,穿过水泥路,再翻上一道大梁,再穿过山顶的两座房屋走到山腰处的岔路口。一边走,我一边暗自高兴于这“歪打正着”。本来是走错了路,在老乡指点下竟然设计了一条新的路线。到了岔路口,看见两条路,一条直接通向一坐小山顶,一条左转绕向山腰,我有些迷茫,记不起老乡指的上山路是那一条,妻见状说:“先休息一下吧!” 我无奈的坐在路旁的岩石上自忖,刚才还认为找到了到达“一脚踏三省”的路,可到了岔路口,却不知那条是正确的,心中不禁有些沮丧。我不甘的四下张望,突然发现左边绕向山腰小路方向十几米远松树的树枝上隐约现出一点红色,我不禁激动地站了起来,往前紧走了几步——我看清了那是一个红色的布条,上边隐约还印着什么字,但也已经看不清,应该是驴友团指路的路标。此刻,它正摇曳在初春的寒风中,但它在我的心中却像一团火……我顿时感觉全身上下暖融融的。“向这边走!”我高声地向妻子喊道。 根据路标的指引,我们迈开大步向前走去。绕过山腰,走过几条山脊我们终于爬上一个乱石嶙峋的山峰。直到这时我才得以仔细端详山峰下树上的驴友团红色路标,它是火红色的,但颜色已经不是那么鲜艳了,约两厘米宽,二十厘米长,布条的边缘已被风吹日晒的毛了。站在山峰上极目远望,那“一脚踏三省”峰顶赫然出现在左前方,中间隔着几个小山峰,在沿途的树上都有若隐若现的红色路标,我们沿着路标走着终于登上了顶峰。 与周围相比,“一脚踏三省”所在的山峰是最高峰,而三界碑就矗立在峰顶。站在峰顶“一览众山小”,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的明长城像一条盘旋的巨龙由东北而来向西北飞去。从三界碑上四下望去,四处都能看到山谷中的小村庄和袅袅升起的炊烟:北面是河北省兴隆县,往东南看是天津市蓟县,向西看是我的家乡北京市平谷区。 坐在三界碑上,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要感谢天津杨木安村热情的村民,没有他们的热情帮助,我们不会走上正确的登山路;要感谢那个不知名驴友团里负责的驴友,没有他的细心,我们可能在山上迷了路,至少会走许多冤枉路。人的一生要有感恩的心,我们在要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感谢上苍给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感谢社会给了我们工作,感谢爱人给了我们家庭和幸福的生活,感谢所有关爱和帮助我们的人们。 由于山上风很大,妻开始催促我下山。我们沿着熟悉的路下山,到了岔路口,又看见了不知哪个驴友团的蓝色路标,我们沿着山脊走着,路很险峻——一侧是山体,一侧是悬崖,好在只是一段。路走到平缓处,妻打趣地说,“够有本事的,居然走出一条新路!”我答到,“那是当然,咱是老驴友了。”当我们顺利地走到山下,已是中午时分。回首望去,“一脚踏三省”山顶已被连绵不断的山峰遮住。 我和妻的爬山运动始于四年前。此前因为工作忙,缺乏体育锻炼,自己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在一位老领导的指点下,我开始爬山。一开始爬一个小山头自己都是心率加快,气喘吁吁,但一直在坚持。逐渐地,自己的体力和耐力在加强。爬山使我们强健了体魄,愉悦了心情,那登上山顶的成就感和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的惬意,让我们着迷。一开始,我们基本上是爬平谷附近的山。零七年底,和表哥贾驴爬了几次山,后来由他带领有幸参加了“行走中国”驴友团的几次活动。 我很喜欢驴友团的口号“热爱生活,行走中国”,它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生的热爱,不管是团队中的老大张总,年长的阎老师,跑前跑后协调组织的白驴,还是年幼的小小驴,在他们身上洋溢着生活的激情和一股健康向上的勇气,体现出了团结协助、帮助他人的团队精神。在驴友团里,我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像野外生存的技巧,登山的衣着防护,看路标等。上次在穿越龙庆峡时就是没有注意看路标才走错了路,这次也是我看到了路标才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驴友的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生活的美好。
责任编辑:张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