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撷英
那人,那法庭,那十四年
学习陈燕萍法官先进事迹有感
作者:郝玉洁  发布时间:2011-01-10 15:25:54 打印 字号: | |
  她在法院工作21年,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14年,14年来,她审理的3100余起案件中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

  “农村法庭也许是最适合我的岗位”,陈法官这样说。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农村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宅基地纠纷、拆迁补偿纠纷急剧增长,百姓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走进法院解决纠纷的人也越来越多。

  微笑,是一种魅力。“用微笑拉近当事人的距离,用倾听走进当事人的心里。”一张笑脸相迎,是陈燕萍法官多年来“攻心为上”的法宝。在平时繁忙的工作中,陈燕萍再苦再累,她的脸上也总是洋溢着甜美的微笑,一个微笑,一杯茶,她融化了不知多少当事人的怨气、怒气。

  情、理、法的结合,是一种和谐。陈燕萍法官有她独特的工作方法:真心贴近群众: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深入调查研究: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注重释法析理: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真情化解纠纷: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对待当事人,她有无尽的耐心,“有话慢慢说”,这是陈燕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对待案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她是不会判的,她总是在法、理、情之间寻找结合点,准确切入案件,把握案件的走向,对症下药,对农村发生的案件,她都到现场亲自查看,尽力调解。

  公正廉明、甘守清贫,需要定力。面对诱惑,面对人性的欲望,她教给我们的就是控制力。是的,对当事人来讲,小案子,大事情,官司一生一次,影响一生一世。法律是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屏障,法官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慎用这份权力。面对送礼的人,陈燕萍一笑而过:收礼受贿判案会葬送我的一生,你们忍心毁了我?面对说情的人,她更是义正言辞:我手中的审判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代表着国家法律的尊严!

  我在立案庭,接触到了基本所有类型的民事案件,接待着形形色色的当事人。从陈燕萍法官身上,我学会了微笑服务。当事人没有纠纷不会来立案庭,他们或许是愤怒的、是无奈的、是委屈的,但他们最终是来解决纠纷的,带着纠纷来的当事人我们不能期望他的态度有多好,语气多么和善。但是我们,作为立案庭的工作人员,却应该始终笑脸相迎,用真诚的微笑接待他们。从陈燕萍法官身上,我学会了细心。每个案子都有每个案子的特点,每个当事人带来的材料也各不相同,起诉书份数不足、格式不对、缺少授权委托书、缺少身份证复印件,案子是不是重复立案,是不是敏感案件,是不是归本法院管辖,这都需要我们无穷的细心去一一审查。是的,立案庭不易建功,却易出错,而一旦出错,就会给后续的审判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甚至危及社会的稳定,于是,我们又说,立案庭的工作是法院工作的第一战线。从陈燕萍法官身上,我学会了用心、用情、多动脑筋,我学会了相信只要能够真心投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我学会了让当事人有话慢慢说…… 
责任编辑: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