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谷路径”特色工作为依托,平谷法院历时八年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实效,2013年至今出庭应诉率均保持在60%以上,连续五年领跑全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实施以来,平谷法院贯彻解释要求,深化机制建设,“四借力四优化”推进2018上半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首破76.4%,创历史新高。
一是借力司法改革优化审判模式。发挥院庭长办案经验丰富、法律功底深厚、示范作用显著优势,鼓励院庭长承办大案要案难案,院长开庭带动区长出庭,庭长承办带动镇长出庭,亲力亲为,做好表率,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上好弓拉好弦”。激活司法建议问题发现、对策补给功能,针对涉“疏整促”专项案件,向被诉行政机关发布负责人出庭应诉司法建议,对行政机关负责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情况向区政府发送司法建议。庭审前、中、后分别增设出庭负责人介绍环节、独立发言环节、评价反馈环节,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出效果。
二是借力依法行政优化评价考核。制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专项报告,向区政府、区人大常委会定期通报,通报内容包括行政机关负责人是否出庭应诉,是否符合不能出庭而委托相应工作人员出庭的情形,是否仅由律师出庭,未出庭是否提交情况说明,行政案件审理结果如何,行政机关是否败诉,行政机关是否确有违法行政情形。督促区政府法制办制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考核标准,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庭不出庭、仅委托代理人出庭、不出庭未提交书面证明等情形进行抵扣折减,纳入考核。
三是借力平台优势优化司法宣传。借力法院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广平台,与辖区机关单位合作共建,成立依法行政教育示范基地,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由示范团队成员定期开展示范庭审观摩,选择执法规范、法律意识强、出庭效果好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其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积极主动性。建立依法行政网状共建平台,对行政机关进行诉讼指导,督促相关部门领导重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邀请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帮助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一线执法人员接受法治教育。
四是借力多元参与优化纠纷化解。联合司法局、律师协会成立诉前公益评估团队,评估过滤诉讼风险,将风险评级情况纳入应诉通知书,高风险案件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高校学者、退休法官、律师组成的调解员队伍,将行政赔偿、行政补偿及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案件纳入诉前调解,设置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室,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全程参与,负责到底。建立完善行政诉讼联席会议机制,对行政机关进行诉讼指导,督促相关部门领导重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