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调研 > 多元调解
平谷法院多措并举防范虚假诉讼
作者:董小明、史磊鑫  发布时间:2020-06-16 09:36:32 打印 字号: | |

民商事审判领域虚假诉讼逐年增多,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为了营造诚信诉讼的司法环境,提升辖区居民对司法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平谷法院多措并举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

一是加强对虚假诉讼警示力度,从源头预防虚假诉讼。平谷法院通过在立案大厅及五个派出法庭公告栏张贴禁止虚假诉讼的告知书,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告知当事人进行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对当事人进行警示。制作虚假诉讼宣传手册及虚假诉讼风险告知书,向来院立案、信访、咨询等的当事人发放。立案阶段向当事人释明虚假诉讼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并让当事人签署保证书,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虚假诉讼的发生。

二是深化运用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虚假诉讼提前预警。平谷法院对于一段时期内多次来法院立案、信访的当事人,通过检索与原告、被告关联的借款合同、民间借贷、债权转让合同、追偿权、债权人代位权等纠纷案件,根据关联案件数量多少及涉案标的大小,预判虚假诉讼风险并在立案系统中标注,分案时随案将检索结果及风险提示推送至案件承办人,起到预警作用。审判人员在案件审理中发现有虚假诉讼嫌疑的,及时反馈立案庭,立案庭根据反馈情况,取消或增加标注,实现全程动态实时预警。

三是加大对事实证据的审查力度,有效识别虚假诉讼。平谷法院对于民间借贷纠纷、追索劳动报酬、司法确认案件、第三人撤销之诉等类型的案件加大审查力度,严格审查当事人及代理人的身份信息、委托手续,证据的真伪,严格适用自认规则、必要时要求当事人本人到庭、通知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签署保证书等方式,最大限度的甄别虚假诉讼。

四是多部门联动协同信息共享,形成打击虚假诉讼合力。平谷法院定期在院内通报“套路贷”、“虚假诉讼”、“非法集资”、“涉黑涉恶”等刑事犯罪的审理情况;依托区、镇、村三级“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与司法局、乡镇司法所、村(居)委会实现数据共享,建立虚假诉讼联防联控机制;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加强预警和研判,完善防范对策;与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协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及时通报律师参与虚假诉讼情况,并发送司法建议和处理意见,督促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协加强对律师的管理和教育。各部门共同协作,形成防范虚假诉讼的长效治理机制。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民打击虚假诉讼的良好社会氛围。平谷法院利用“平法e联”微信公众号、微博、移动微法院、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定期向社会公众通报虚假诉讼的典型案例,增强震慑力,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虚假诉讼。开展防范虚假诉讼专题讲座,以真实案例作为教材,分享经验,提升审判队伍防范虚假诉讼风险的能力。积极开展调研宣传,充分发挥平谷法院法官工作站,法官联系点、法律服务点功能,将“触角”向乡镇、街道、村延伸,在基层普及虚假诉讼知识,提升群众防范虚假诉讼的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打击虚假诉讼。


 
来源:平谷法院
责任编辑:王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