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平法新闻
平谷法院召开“诉源治理进桃园”新闻通报会
作者:黄慧颖  发布时间:2020-09-16 18:50:14 打印 字号: | |

为贯彻落实市高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工作各项要求,深入总结和宣传平谷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主动参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成果,9月15日上午,平谷法院在位于平谷区北部山区的镇罗营镇桃园村举办“移动天平”牵手“乡村法官”主题活动“诉源治理进桃园”新闻通报会。平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连江,市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蔡慧永,平谷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艳红,镇罗营镇党组副书记、镇长康旺枞,桃园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市人大代表刘淑环出席通报会并发言。会议由平谷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白雪英主持。市高院诉讼服务办公室主任崔秀春,办公室副主任盛蔚、平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海成等领导参加会议,本次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0余人参加,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人民政协报、法治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人民法院报、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北京政法网、平谷电视台、平谷报等20余家媒体记者参与报道。

会上,平谷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艳红首先通报了该院人民法庭诉源治理工作情况,介绍了该院“一平台三网格五机制”诉源治理工作体系及深入推进人民法庭“五个一”工程,重点服务广大农村及偏远山区,预防化解果园集市、田间地头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工作中的前沿阵地作用,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工作举措和成效。

随后,平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海成与镇罗营镇镇长康旺枞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共同为“法官工作站”揭牌;大华山人民法庭庭长耿建明与被称为“乡村法官”的桃园村村委会主任刘淑环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共同为“法官联系点”揭牌。其后,镇长康旺枞代表镇罗营镇政府发言,介绍了镇政府与平谷法院密切协作,在区域开展诉源治理工作的相关情况。村主任刘淑环介绍了自身立足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体会和感受,并对下一步与大华山法庭深入开展乡村诉源治理工作提出了希望。

市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蔡慧永发表讲话并指出,市高院高度重视诉源治理工作,要求全市各级法院通过主动融入首都社会治理大格局、多方联动协调化解,共同推进矛盾纠纷的诉源治理。平谷法院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和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走出了郊区法院诉源治理特色之路,在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下一步,平谷法院要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延伸司法职能,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要与立案登记制、繁简分流、“多元调解+速裁”等工作机制深入衔接融合,实现司法延伸职能与基层治理共融,同时积极探索形成更具时代特征及示范意义的诉源治理新模式,努力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长效机制。

最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连江讲话,他指出,平谷法院通过设立法官工作站、法官联系点,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切实把司法服务送到百姓身边,在推动构建乡村诉源治理工作体系,回应农村百姓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成果值得肯定。下一步,平谷法院要坚持大局意识,扎实做好诉源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司法惠民;要立足辖区矛盾纠纷特点,增强与基层调解组织结对共建,不断增强多元解纷力量;要将诉源治理深度融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深度融入接诉即办”工作要求,努力在司法实践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平谷法院在诉源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北京法院积极探索构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诉源治理新模式纷纷表示赞许。在今后的工作中,平谷法院将进一步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强化诉源治理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释放司法效能,努力为首都诉源治理工作创造更多有益基层经验,为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来源:平谷法院
责任编辑:王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