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谷区委书记王成国就区法院“下沉式”党建工作作出批示:“平谷法院通过‘下沉式’党建工作,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帮助基层化解矛盾纠纷,进行法律宣传,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积极参与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下沉式’党建工作获评‘北京法院党建工作优秀创新案例’表示祝贺。”
自今年来,平谷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建引领,依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打造“下沉式”党建工作体系,着力加强五个层级[1]与四类主体[2]协调联动,集聚资源、集中力量、集成服务,推动纠纷化解、诉讼服务、普法宣传等向基层下移,并通过大力开展座谈交流、结对共建、司法调研等工作,不断拓展司法服务阵地,让党建成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深耕下沉“责任田”,助力辖区零感染防线。平谷法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接辖区8个社区、49个卡口,全面贯彻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全院17个在职党支部217名党员,组成22批志愿服务队, 协助社区疫情防控150余天,累计800余人次,防控服务时间逾4.5万小时。各党支部书记利用乡村共治平台,积极与社区(村镇)党支部沟通联络,协同搭建20余个结对共建平台,深入参与共建村防疫工作。3支青年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乡村、社区群众讲解违反防疫相关法律的责任,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防疫卡口有效化解冲突10余次。
二是延伸司法触角,激发支部党建活力,广泛参与基层治理。金海湖法庭党支部围绕区域重点工作积极与乡镇党委对接,参与世界休闲大会前期筹备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10余次,为大会主场馆及附属设施建设避免法律风险积极建言献策;大华山法庭党支部打造“桃源法庭”,党员干警深入田间地头就地调解、现场开庭、定分止争;峪口法庭党支部打造“绿色农业法庭”,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小镇建设;东高村法庭党支部与当地组织对接,积极推进“无讼乡村”建设。2019年1月-2020年7月,各人民法庭党支部依托“五个一”党建品牌,走访30次乡镇,与基层党支部开展13次结对共建,针对区域治理撰写8 篇调研报告,12名法官开展巡回审判 100余次,开展50余次普法宣传,与辖区各社区、乡镇基层党支部形成结对共建良性互动长效机制。
三是聚焦主责主业,融入区域化党建,加强多元协调联动。党组成员坚持走访辖区行政机关、社区、乡镇、企业等,对发现的基层执法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如乡镇土地承包、房屋建设矛盾纠纷及企业面临法律疑难问题召开座谈会,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堵塞法律漏洞、消除矛盾隐患。今年召开6场新闻通报会,涉及诉源治理、送法进百村、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为区域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围绕涉京津冀协同发展、“疏整促”专项行动、规自领域专项治理等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开展沟通协调及调研活动。运用司法大数据分析区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矛盾,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司法案例、司法建议、学术论文等,为党委决策和区域治理提供参考建议。
今年平谷法院“下沉式”党建工作获评“北京法院党建工作优秀创新案例”。下一步,平谷法院将进一步深化“下沉式”党建工作机制,以党建为平台,更好地为基层提供精准化、精细化司法服务,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1]五个层级: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干警。
[2]四类主体:区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社区乡镇、人民群众四类主体协调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