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有人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也有人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那青春该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先说说这样一个群体——90后。
90后的成长伴随着质疑,甚至被贴上标签——垮掉的一代,而今年年初,一场战役拉开帷幕,我们看到在抗击疫情一线,有一个数字特别值得关注: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写道:“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有人为他们点赞称“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我们国家的骄傲和希望!”。
我想,这就是青春的样子吧。风雨来时,不惧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
同样作为90后的我,转眼间进入平法已近三年,在平法,我继续着自己的青春成长之路,也见证着小伙伴们的青春蜕变。盘点我们工作后的青春时光,是开庭谈话写判决归档整卷,是田间地头上民房勘验调查,是做调研写报告编剧本剪视频,等等等等,平平凡凡、忙忙碌碌,也有时窘迫,有时慌乱,但却有着最积极的心态,最高昂的热情和最坚定的梦想。
执行局秘书刘永利,很多时候联系她,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但她总是乐呵呵的,她说,工作交给我了,我就努力做好,就是凭借这样简单而纯粹的工作信条,复杂琐碎的工作被她处理的井井有条。
大华山法庭法官助理张慧,始终坚持阅读和思考,朋友圈里分享了各类法律实务文章,她说,心中有个法官梦,当然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就是这样的坚持和积累,与她讨论案件时,她总是思路清晰,直中要害。
还有那些疫情期间主动服务社区的志愿者小伙伴,她们说“举国抗疫之时,作为年轻人,我们有什么理由退在后面呢,能帮着量量体温、查查出入证,也算是为守护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我想,这就是青春的样子吧,平凡岗位上,勇于担当,执着追求,不懈奋斗。
在平法,经常听到大家关于司法实务的探讨和经验的交流,经常看到他们笃定的眼神和匆忙的步伐,平法从不缺乏榜样,一代又一代坦荡而坚定的平法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漏声色的用一片丹心映照正义之法魂,不计名利的用一生忠诚铸就金色之天平。
60后如耿建明法官,31年法院工作生涯,在派出法庭工作超25年,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如王连合法官,从事信访工作七年多,遇事沉着,待人温厚,虽是绕指柔,确有千钧力。
80后如朱政法官,默默坚守派出法庭十余年,服务群众,惩恶扬善,主持一方公道。
我想,这就是青春的样子吧,平凡坚守,无私奉献。我也似乎读懂了“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的含义了。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无论60后,70后还是80后,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守护着心中的法治梦想,他们走出了一条条不悔的青春之路,如今,90后接起接力棒,作为平法新青年,我们会展现出青春该有的样子,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平法、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