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平谷法院抓牢“四个始终”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法院发展蓄力赋能
作者:王婷婷、贾曾翔  发布时间:2020-10-14 09:24:01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平谷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抓牢“四个始终”,聚焦重点、突出亮点,切实做到“一手抓审判工作,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全力开创法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为法院发展蓄积力量、赋活动能。近日,在中央文明委评选表彰活动中,平谷法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始终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筑牢信仰之基。该院以发挥头雁作用、抓实理论培训、搞好特色活动为抓手,不断推动理论学习“精细化”。以“关键少数”为突破口,以上率下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严格落实双周学习制度,先后围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开展专题学习及研讨交流30次;党组书记带头为全院干警讲授党课3次,党组成员为分管部门干警累计讲授党课20余小时;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围绕“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撰写学习心得体会110余篇,举办三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专题读书班,38名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以理论培训为着力点,全面系统学。注重培训对象的多元化,举办党小组组长规范培训班、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班、党支部书记轮训班、全体干警专题宣讲班,确保理论培训全覆盖;注重培训内容的多元化,依托平法大讲堂,举办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培训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等,确保理论学习有重点;注重培训形式的多元化,通过观看专题视频、院领导示范宣讲、专家教授现场辅导、研讨交流等形式开展培训,确保理论学习有创新。今年先后举办各类政治轮训班11次,累计100余学时。以特色活动为抓手,丰富形式学。在重要时间节点进行集体宣誓、举办诗歌朗诵会、组织专题演讲辨析会、开展“引领·传承”学习交流会等,不断提升理论学习实效。利用周边红色资源,将理论讲堂搬出机关,组织干警实地参观平谷区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中央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情景体验、现场体验,让红色资源涵养初心使命。依托“一支部一品牌”工作格局,个性化定制“理论学习套餐”,先后涌现出“阅谷青春汇”“政·学习”“金海湖畔好读书”等一批学习品牌,推动理论学习更加生动活泼。

始终把推动法院文化建设作为内生动力,涵养浸润人心。该院秉持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兴院工作思路,打造“明德善法、公正清廉、为民务实、拼搏奉献”的平法精神,构建政治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廉政文化“四位一体”的法院文化体系,为法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聚焦载体平台,不断优化“硬环境”。完善法院文化标识和文化环境布设,建设法官文化长廊、诉调对接中心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组建“芳华”禁毒志愿者服务队和“独角兽”普法宣传服务队,成立瑜伽组、书法组、绘画组、编织组等15个兴趣小组。聚焦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软环境”。开展“新青年,兴平法”主题活动,传承五四精神,放飞青春梦想;举办党建工作论坛,从政治文化中汲取力量;举行“家国情长·战疫有我”抗疫表彰大会,以伟大抗疫精神为源动力,激励干警奋力拼搏;举办建院七十周年院史展,从回望历史中砥砺精神,累计组织法院干警并接待社会各界群众参观达千余人次;举行升国旗、宪法宣誓等活动,促进干警树立法治信仰。聚焦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学习宣传、典型培育、评选表彰”三驾马车,努力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以学习宣传为基点,组织全院干警积极开展学习赵鑫法官、胡国运法官等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大力推广天平奖章获得者赵晓琳和执行法官于思涛的先进事迹,并获《人民司法·天平》《中国审判》等多家媒体刊载,从中汲取榜样力量;以典型培育为牵引,先后选树全国法院先进个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获得者朱政及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嘉奖获得者、北京市模范法官张振宇,积极挖掘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用“本土榜样”激励干警奋力拼搏;以评选表彰为导向,围绕审判执行、党的建设、疫情防控、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学术调研等工作,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评选表彰活动,鼓舞干警向先进看齐。聚焦成果分享,着重搭建风采展示平台。在内网专栏设置“法官风采”“法苑文化”板块,制作《绿谷法苑》季刊,举办法治文化答题比赛,制作《党建引领·品牌闪耀》《疫情防控工作纪实》等专刊,制作《平法青年图鉴》《法治青年说》《执行路上追梦人——张振宇》等专题视频,多渠道全方位展示干警风采。

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着力贯穿融入。该院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党建队建、诉讼服务、审判执行、普法宣传等各项工作中,不断拓宽形式、丰富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诉前、诉中、诉后得到生动诠释和大力弘扬。深入开展“诉源治理”和巡回审判,开展“送法进百村”活动,设立法官工作站、法官服务点、法律服务中心,探索基层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助力矛盾化解在基层;联合区司法局及各乡镇司法所,制定《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联动方案》,在“一中心五支撑全网格”总体工作格局下,建立“1+3”联动协作机制,依托平谷区、镇、村三级“说事评理议事普法中心”和“平法e联”,联动各级调解组织,开展线上和线下司法确认、庭所联动、调裁对接、研讨培训等多重联动工作,形成覆盖全区的联合调解平台,构建环环相扣、运作有序的法治联络网,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探索完善失信联合惩戒平台,建立失信主体信息共享平台,强化诚信审查和风险告知, 大力加强证据审查的过滤作用,切实推进平谷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和文明有序的营商环境;围绕涉京津冀协同发展、“疏整促”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开展沟通协调及调研活动;运用司法大数据分析区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矛盾,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司法案例、司法建议等,为党委决策和区域治理提供参考建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队、核心价值观宣讲团的基础上,建立“以案释法”宣讲团,及时了解企业和百姓司法需求,举办“感受公正司法,争当阳光少年”法院开放日活动,增强普法宣传效果,扩大影响力。

   始终把提升文明素养作为目标,弘扬时代新风。该院立足区域发展,以共建文明平谷为主线、以学雷锋精神为魂、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践行文明、传播文明,推动形成文明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的“友善平谷建设 减少不友善现象大讨论”活动,共计246人参加讨论,列举出不友善问题5条,制定解决措施20条;征集并制作《友善平谷》案例集,涵盖诚信篇、和睦篇、文明篇、友善篇4个篇章28个案例,从司法审判中传递友善理念。大力弘扬爱国卫生运动精神,近两年,利用志愿服务周组织开展活动106次,今年在有序组织下,累计参与党员5318人次、群众494人次,4个家庭被所在社区(村)评选为卫生家庭,营造了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向院内保安、保洁、餐饮工作人员宣传文明行为,开展文明随手拍活动,累计报送不文明行为168条,相关做法被北京组工网、《平谷报》、“幸福平谷”微信公众号、平谷电视台刊载和报道;在院本部、执行局和派出法庭餐厅张贴宣传海报,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氛围。


 
来源:平谷法院
责任编辑:王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