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是决定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村富裕的最基本问题。随着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平谷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找准“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努力建设一流“农业中关村”,打造硬核“农业中国芯”,力争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市前列。为更好的运用法治方式助力区域发展,引导合理利用土地,平谷法院召开涉农村土地纠纷案件新闻通报会,通报该院涉农村土地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创新举措,并发布典型案例。
No.01
法院审理的涉农村土地纠纷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关联诉讼多,对于同一宗农村土地,发包方、承包方、实际经营方之间经常以征占土地、拆除违建、层层流转等多种事由,先后提起多起诉讼。起诉虽不同步,但往往相互牵连;二是行民交叉多,80%的当事人在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损害赔偿的同时,会就违法建设的认定及拆除提起行政诉讼;三是当事人诉讼能力较弱,此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多为村民个人,诉讼能力较弱,且缺乏保留、提交证据的诉讼规则意识;四是政策性比较强,相关案件审理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而且涉及国家农业政策的贯彻问题、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规范化问题等;五是涉及合同效力确认情况较为普遍。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纠纷案中,当事人未对土地性质进行事前调查和详细了解,导致约定的合同目的和规划用途不一致,影响了合同效力。
No.02
为妥善化解此类纠纷,平谷法院多措并举,一是加强专业化审判。通过创建类案集中审理机制,发挥法官会议效能,统一裁判尺度,提高案件审理质效。二是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发挥“多元调解+速裁”作用,建立矛盾纠纷调解联络机制,设立“法官工作站”“法官联系点”“法律服务点”,构建“村(社区)-乡镇(街道)-派出法庭-院本部”四级乡村诉调对接网络,深度挖掘司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潜力。三是延伸司法触角。通过发送司法建议,规范行政机关处理工作的行为,开展百案巡回审判活动,邀请群众观摩庭审,多渠道普法宣传,增强村民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持续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No.03
通报会上,平谷法院还就民法典时代涉农村土地纠纷新规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典型案例,对涉农村土地典型问题进行释法析理和风险提示,希望以此进一步指引社会公众合理合法利用土地,规范有序放活土地经营权,助力平谷区建设一流“农业中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