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你是我的师傅,更是我的榜样
作者:平谷法院  发布时间:2021-09-13 10:44:17 打印 字号: | |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那么一个领路人,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就像闪光点,照亮我们前方的道路,为我们带来榜样的力量。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们耳濡目染,渐渐成长为他们的样子。

小时候,是父母对我们言传身教。

在学校,是老师对我们谆谆教诲。

工作后,是前辈对我们传道授业。

今天是教师节,平谷法院的“大徒弟”“小徒弟”们,分享了自己曾经和现在的“师傅”们的故事。

01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十八年前,毕业后来法院工作,我带着满满的“书生气”和满腔的司法为民的“豪情”开启了行政见习的日子。回望来时路,我始终难忘的是那“初心”第一课。

从喧闹的学校到偏远僻静的派出法庭,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落差的。可能是看出了我的心思,我的“师傅”韩海龙及时找我谈心,问我为什么要选择来法院工作。“维护公平正义啊!”我脱口而出。他和蔼地笑了,告诉我,公平正义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子呈现的。“咱们是远郊区,可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些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更多的是家长里短的琐事,譬如婚姻家庭纠纷、相邻关系纠纷。”“师傅”说,文艺界有一句名言是“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同样,在法院“只有小法官,没有小案子”。每一个案件无论其标的大小,都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因为它都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都关系着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认知和评价。

近二十年来,我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员额法官,无论角色怎样转变,“师傅”的话总是萦绕在耳畔。这“初心”第一课始终指引着我在具体的工作中去释放善意,去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做一名真正的“人民法官”!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 于思涛

02 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

“哇,这些证据材料多到只能用行李箱装了,承办法官肯定是个超人”;“这么多荣誉证书,太厉害了吧!这位法官肯定特别优秀”;“这份判决书适用法律正确,逻辑严谨,说理充分,看来这位法官专业水平肯定过硬啊…”这位超人法官是谁呢?他就是我的师傅,平谷法院的先进典型李扬法官。上述的众多形象中,“司法为民”是我对李扬法官最为深刻的印象了。记得那天下着瓢泼大雨,为了尽快查明案件事实,保证案件顺利审结,李扬法官挽起裤脚趟过积水,无暇顾及已经湿透的衣服和鞋,冒雨赶赴现场进行勘验。李扬法官勤勉敬业、心系群众的事迹还有很多,庭审现场、外出送达、现场勘验、普法宣传…串联成团队的日常,每一场庭审、每一次调查、每一份文书都饱含了李扬法官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展现了其扎实的专业水平,诠释了其司法为民的理念。李扬法官理论功底深厚、审判经验丰富,是一名人民好法官,也是我职业路上的一盏明灯,他爱岗敬业、司法为民的品质将激励我不断奋勇向前。

——东高村法庭法官助理 廖晓丹

03 有您的每一步,我从未迷过路

我的师傅朱政法官,他是东高村人民法庭庭长,是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是我工作上的榜样。我成为朱政法官的“徒弟”已经两年有余,他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对待每一项工作要积极完成、全力以赴,为司法事业发光发热、奉献自我。

朱政法官审理每一起相邻关系案件时,总是在开完庭后立刻就去现场勘查,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从不耽误。面对各执一词的双方当事人,他总是能耐心听取、以理服人。司法为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篇新闻,而是朱政法官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我作为部门内勤,当院内发布通知需要我收集材料时,他作为庭长总是以身作则,第一个写好发给我。他用这些细节,深刻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纵使光环加身,朱政法官依然兢兢业业、从不懈怠,常怀敬畏之心,常思担当之责。这就是我从师傅身上学到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东高村法庭书记员 代晓玉

04 笃定前行,温暖如初

也许你见过法庭上秉公断案的她,办公桌前一丝不苟的她,勘查现场严谨细致的她,我见到她最多的一面却是满腔柔情,和风细雨般的一名法官。她就是立案庭庭长刘晓娟。无论何时遇到她,总是一张真诚微笑的脸,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娟姐”。

经过18年审判工作的历练,她的言谈举止中既保留着法学学子多思多学的书卷气,又有着审判实践中“阅尽千帆”后的自信与从容。作为一名庭长,她始终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新入职没多久,有一天我照常工作时,她突然给我送来了一盒针线,在我诧异之时,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上次看见你衣服上掉了一颗扣子”。她会提醒新人制服的着装规范,会告诉我们法徽的正确佩戴位置,也会在我们手足无措之时温柔引导。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小细节,我只知道,她会把我们的这些小事当成她自己的事。

日复一日,她的严谨细致、言传身教,感染了法院年轻干警的心,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有人说,“我看到了法院人最美的样子”。作为新时代的法官,她用一腔热血构筑着正义的大厦,也用满腹柔情温暖着身边的人。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助理 王乔羽

05 您的话语是我一生读不尽的书

2019年,我调入执行一队,刚到办公室门口,就听到书记员在和一个人打电话,电话那边的人说:这个案子的申请人家属要做手术,案款今天必须给他们发过去。书记员电话这边说:你住院的时候就别总操心案子的事了,有什么事让当事人直接给我们打电话就行。这让我的心里有了疑问:电话那边的神秘人是谁?住院了还能“遥控”办案?他就是我的师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张振宇法官。原来他那时因为血压高需要住院治疗,在低压120、高压180的情况下,医生让他在医院安心治疗,否则会很危险,但他总是静不下来,经常用电话“遥控”办案,有时还背着大夫偷跑出来带着书记员和助理去现场执行。他是土生土长的平谷人,十五年工作经验,他逐渐从法院新人成长为一名执行老将。他常说:生命不息,办案不止,在法院干执行工作一定要勤字当头,脚踏实地。从事执行工作以来,他几乎跑遍了平谷区所有的村委会、银行,可谓用脚步丈量了平谷大地。他年均出差60余天,年均驱车3万公里赴外地执行,也经常利用夜晚和周末休息时间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他的这种工作作风不仅深深影响了我,受到领导同事认可,辖区百姓群众也一致称赞。

——执行局法官助理 赵雪

06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我的师父唐丽珺是“北京市扫黑除恶先进个人”,她是一名刑事法官,也是一名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她办理的案件不计其数,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平谷区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非法采矿涉恶案件,这个案件卷宗多达40余本,且无先例可参考,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她边阅卷边画脉络图,逐本吃透,常常一坐就是一天。为了能够直观了解现场,合议庭成员翻山越岭,实地勘查了8个盗采地块,面对勘查、鉴定中的陌生术语和复杂的计算公式,她不断学习,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使该案顺利审结,有力地打击了猖獗的犯罪分子。她勤于钻研,善于学习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 孟雨琦

07 字短情长,师恩难忘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的师傅是平谷法院大华山人民法庭耿建明庭长,他不服输的精神给我带来很大影响。大华山法庭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里的年轻干警们难免会有心理落差。耿庭长始终以领干警建设更加优秀的法庭、更好的服务群众为使命,克服办案与行政事务激增、交通、值班等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以不服输的精神面貌,带领我们积极进取使法庭各项工作走向高速发展和更加正规的轨道。如今,大华山法庭审判质效名列前茅;法庭学习氛围浓厚,干警们争先恐后的学习知识与技能,走出了平谷法院首名90后法官。不计得失,快马加鞭,砥砺前行的耿庭长,是我的师傅,更是我的榜样。

——大华山法庭法官助理 刘东遥

08 您的教诲催我风雨兼程

作为一名立案庭新人,跟随董小明法官办案是种学习,更是种享受,她展示的不仅仅是对法条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本领,对法律关系精确判断的能力,更是一种春风化雨的力量。记得我们办理过这样一起案件:原告物业公司起诉被告交纳物业费,标的额只有600元。被告因对小区物业服务长期不满,拒绝交纳物业费,两方针锋相对,难以调和。庭审中被告提交了一份长达二十多页的答辩意见,她耐心听取了被告的所有答辩意见后,逐条分析被告所列的问题,对确属物业服务范围内的问题,详细与物业公司沟通,商量解决办法;对于不属于物业服务范围的问题,向被告充分释法说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被告提出的最大意见是房屋漏水。时值雨季,她调查后发现房屋确实存在漏水问题,她督促物业公司一周内修复,随时将进展情况向被告反馈,并在下雨时亲临现场勘察、验收。被告反映两年之久的漏水问题,在案件到她手中仅半个月就得以化解。本可以针对物业费交纳问题直接判决的简单案件,她却把工作做到了极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愿意以董小明法官为榜样,从办好每一个案件做起,从写好每一篇文书做起,在共和国的心脏之中,践行司法为民司法公正的神圣使命。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助理 刘小源

是你们,让我们从新手“小白”,逐渐破茧成蝶、独当一面;

是你们,教我们看遍人生百态,依然初心不改、保持热忱。

是你们,带我们扛起历史使命,让法治火炬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心中有榜样,前行有方向。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天下所有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责任编辑:平谷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