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你好,我的案子什么时候能开庭,我父母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偏偏要求到我的房子居住,还要我给付赡养费,我生活受到疫情影响压力也很大,实在负担不起。”
一日早上八点,刚刚到达办公室的杜德利法官就接到了当事人的一通电话,打电话的人叫齐某,是一起赡养纠纷的被告。齐某是被其父母起诉要求给付赡养费的。齐某父母婚后育有二子二女,即长子齐某某、次子齐某还有两个女儿,后两个女儿出嫁,如今长子齐某某在村里务农,次子齐某在市里开出租车,因疫情一直在家待业。
早在2014年分家时,父母就将自己仅有的两处房产分给齐某某、齐某各一处,分给齐某的房屋面积大于分给齐某某的房屋,且系老两口亲手翻建,老两口可根据情况在此长期居住,住到老了为止。后因老两口不愿与子女同住,担心产生矛盾,便自行租赁本村一空地建简易用房居住。现老两口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还伴有疾病需长期服用药物,儿女照护变得非常重要,二人居住的简易用房存在安全隐患,老两口便和儿女商量赡养问题,要求两个儿子各承担老两口二分之一的赡养费,即每月600元,老两口在小儿子齐某的房屋居住,日后老两口的医疗费用由两个二子各负担二分之一。两个儿子无一同意,连2019年父亲大病住院的钱两个儿子都不给交纳。老两口实在没有办法,现将两个儿子诉至法院。
杜法官翻阅卷宗了解情况后,首先引导齐某线上开庭,告知其要遵守我市防疫政策,同时不厌其烦地对齐某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为其明法释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告诉他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现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子女均有赡养的义务。分家单中双方当事人均同意不要求两个女儿尽赡养义务,符合当地风俗。本着尊重老人意愿的原则,其二子应提供老人居住场所。并在开庭前主动联系第一被告即长子齐某某,耐心向他讲道理,小到家庭大到国家,使其深受触动,当即表示同意父母的全部诉讼请求。齐某也在听完法官的解答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表示今后一定会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并同意向父母支付赡养费,表示立即将父母接到自己的房屋居住,更对法官的细心解答表示感谢。挂断电话后,杜法官立即给两位老人即本案原告打去电话,告知其两个儿子乐意赡养老人,如果老人同意的话可以马上出具调解书,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老两口听了之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的感慨道:“法官的一通电话就让我们家冰释前嫌,法官的办案能力如同神医的妙手回春啊。没想到躺在病床上就能了却我多年来挥之不去的一桩心事,我的病已经好了三分,千言万语表达不出我的感激之情,大恩不言谢,幸遇执法人。”老人声音颤抖着,向法官表示无言的感谢。
法官无接触式的电话调解、谈话,最大程度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同时也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在开庭前将案件顺利审结,化解了家庭矛盾,真正做到防疫审判两不误,及时高效化纠纷。这正是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民法庭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什么是司法为民,这就是司法为民。司法为民是对日复一日平凡甚至琐碎工作毫不懈怠;司法为民是在一个个案件中为点滴的公正奔波操劳。正是这平凡的努力,正是这点滴的公正,汇聚成新时代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壮丽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