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京法巡回讲堂丨拒绝学生欺凌 共创平安校园
作者:平谷法院  发布时间:2024-03-29 09:53:42 打印 字号: | |


3月25日下午,在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当天,平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白雪英带领刑庭(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干警李洋杰、张鑫蕊前往其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平谷区第五中学,以“拒绝学生欺凌 共创平安校园”为题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活动由平谷区第五中学安保处主任杨宝忠主持,该校初中部全体师生一千三百余人参加。平谷区融媒体记者到活动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


本次授课采用“法育+心育”的形式,既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学生欺凌的严重危害和法律责任,又深度剖析心理原因,对症下药,给大家提供应对欺凌的“安全锦囊”。


首先,白雪英副院长围绕本次授课主题,结合七个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学生欺凌中常见的肢体欺凌、强索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的表现形式,帮助同学们练就“火眼金睛”,及时识别身边的学生欺凌,学会用法治方式向欺凌行为勇敢说“不”,铸就抵御学生欺凌的“金盔铁甲”。


随后,刑庭干警李洋杰结合12355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的志愿工作经历,从被欺凌者和欺凌者两个角度入手,围绕真实的案例故事,深入剖析原因,帮助同学们多角度看待学生欺凌问题,学会远离欺凌、主动求助,疗愈自我、建立自信。


最后,全体学生共同宣誓,向学生欺凌坚决说“不”。


授课结束后,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接受了记者采访,他们表示本次课程是一场“及时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启人深思,五中全体师生将携手共同努力,提升法治素养,杜绝学生欺凌,共建平安校园。


法治引领,护航青春。白雪英副院长本次授课正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推动平谷法院法治副校长实质化履职的有力举措。平谷法院将继续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延伸审判职能,紧跟热点问题,创新普法宣传,为平谷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应对学生欺凌的“安全锦囊”


1

辨识欺凌

辨识欺凌行为,理解“欺凌”的定义,问自己以下问题,帮助你确定:

1、这一行为是故意的吗?有人故意伤害其他人吗?

2、这一行为当中,是否有人比其他人力量更大?

3、这种行为是否反复发生?

2

拒绝欺凌

保持镇定,尝试不要显露情绪,不要用哭泣、大喊大叫的方式回应欺凌行为。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有所反应,你的反应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拥有权威而更加得意。

要用坚定的语气说不。如果你不喜欢别人正在对你做的事情,用平静、清晰的语气告诉他们不要这样对你。如果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告诉对方“我不喜欢……,请你不要再这样做”。如果同样的情况以前已经发生过,你就得用更坚定的语气说“住手,你这是欺凌!”而后直接离开欺凌现场。

3

主动求助

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以为他们不会惹上麻烦,因为他们认为你不会把他们的所作所为告诉任何人。老师、家长等成年人可以帮助你想办法,倾听你的感受以及处理欺凌者。你可以告诉成年人你希望他们如何帮助你。

情况危急,可拨打110报警电话。情况不紧急时可以拨打全国12355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

4

疗愈自己

一是心理咨询,疗愈创伤。遭遇欺凌事件后,内心可能会留下伤害,甚至会造成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情况下如果经过自我调适难以走出创伤,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比如学校心理健康老师、12355热线等都是可以利用的专业资源。

二是建立自信,远离欺凌。欺凌者往往选择身体弱小或性格软弱的同学作为欺负对象,当我们自身变得自信后,也降低了被欺凌的机会。学会积极关注,聚焦自己的优势领域,积极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等,以点带面,逐步让自己变得自信,搞好人际关系,结交品德好的朋友,让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强大。



 
责任编辑:平谷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