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始终氤氲着独有墨香,用每一个字里行间,为步履匆匆的人们带来一场诗与远方的精神之旅。在此青绿之时,平谷法院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积极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让书韵伴随着花香的律动飘逸到平法的每一个角落。本期让我们一起品读一下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前·承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大家推荐的书籍。
关于这本书
《圆圈正义》一书共收录作者的49篇随笔文章,分为“圆圈正义”“何谓榜样”“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身负权力 各自珍重”“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生命的尊严”“心怀永恒 活在当下”七大部分,作者在本书中运用特有的坦诚、自省而尖锐的笔调,探讨了法律、正义、道德的理念与现实、分析了社会热点案件、分享了自身求学经验和对人生的思考。本书不仅启蒙读者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更着重帮助读者理解法律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基础。
关于读书感悟
迟婧函:书中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对人性与道德边界的探索,对法律问题鞭辟入里的分析,引发我们对人性、道德与正义的深度思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需要审慎思考、权衡利弊,避免陷入盲目和偏见。
王玲玲:罗翔老师以圆圈比作正义,体现出正义是一种无形且坚实的存在。正义就像那个完美的圆圈,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完全达到,但我们可以不断追求、努力接近。
张志满:书中对人性的探讨深邃且独到,充分体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克服人性的弱点,坚守内心的良知和底线。
张慧:《圆圈正义》以真诚自省的笔调,揭示了法律、道德、权力、正义、人性的理念与现实,勉励大家要坚守信念良知,跨越“知”“行”鸿沟,自律于正义。
何菁菁:罗翔老师把正义比成用任何仪器都无法画出的但客观存在的圆圈。虽然完美的圆不存在,但我们的追求不能停止,要在现实世界中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存在,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生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字都开悟。读书的好处可以于己身、可以于家国。于己身,读书可以明理、可以思辨,可以挖掘生命的深度。于家国,前有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今有无数小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让我们共赴一场阅读之约,共同品味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