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孩跑跳吵闹在所难免,但是绝不应该是这样频繁和剧烈的程度……”
北京平谷法院特邀人民调解员牛艳春和某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平谷法院12368诉源治理热线沟通这起噪音扰民纠纷……“社区调解过很多次,但是孩子家长一直把我们拒之门外,我们很不理解,而且找不到问题根源,所以想找你们帮忙”。
牛艳春在初步了解情况后,觉得此事定有蹊跷,决定到当事人家中实地走访。
噪音源起:
神秘的小星 我能见你一面吗?
在该社区工作人员的协调下,调解员牛艳春、王海生走进了投诉人吴某的家中。据吴某叙述,敲打撞击声、哭喊尖叫声、蹦跳跑动声……原本温馨宁静的家,却不分昼夜地被这些噪音充斥着,这种情况已经持续近三年之久。吴某清楚噪音来自楼上邻居王某家的儿子,曾多次交涉,王某每次都态度良好,表示会减少噪音,但收效甚微。前几天,吴某再次登门要求减少噪音,并要求见王某的儿子,被王某强烈拒绝,双方闹得很不愉快。
谈话时,楼上又响起儿童叫喊声,两名调解员刚要上去一探究竟,敲门声突然响起,王某带着倦容走进客厅。王某说:“对不起,刚才我儿子小星又闹脾气了,我们会尽量安抚”。待王某坐下后,两名调解员开始了谈话和调解工作。
面对吴某的强烈指责和其提供的一段段噪音音频,王某哭诉道:“实在对不起,但我真的没有办法,我的孩子小星患有自闭症……”吴某仍无法理解,说道:“我上门那么多次你从没说过你家孩子有自闭症,你怎么证明?我要见你儿子,倒要看看是不是有那么严重!”听了吴某的话,王某情绪激动,她坚决反对任何人踏进她家大门,不同意继续调解,然后夺门而出。
调解陷入僵局,但两位调解员不想放弃努力。牛艳春拽拽王海生的胳膊,二人决定“兵分两路,各个击破”。牛艳春及时追上王某,“您要理解吴某的不易,谁都无法忍受这么长时间的噪音。我也是一名母亲,您想要保护小星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是眼前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等到矛盾激化,可能会对小星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如果可以,方便我去看小星一眼吗,就我一个人。”在牛艳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抚安慰下,王某默默点了点头。另一边,调解员王海生一边安抚吴某情绪,一边翻阅文献,做起了有关自闭症儿童行为特点、表现形式和干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后续调解做准备。
入户走访:
专注的小星 我想守护你
进入王某家后,牛艳春一直仔细地观察着,客厅里所有容易磕碰的边角都被用心包裹,地毯和瑜伽垫几乎覆盖了整个地面,一个小男生坐在角落的儿童座椅上在专心画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王某想要叫小星过来,被牛艳春制止了,她不想贸然打扰小星的世界。王某拿来一沓病历材料,牛艳春边审查材料边观察小星,对这样一个安静的小男生竟然能制造如此大的噪音感到惊讶。
此时,小星停笔望向妈妈,看到家中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浑身颤抖地钻进妈妈怀里。牛艳春忙说:“别怕,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小星仿佛听不见别人说话一般突然大叫起来。为了避免再次刺激小星,牛艳春尽快离开了王某家。
在楼道里等候王某时,牛艳春想了许久。刚才,是她第一次接触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对自闭症患者的症状及行为特点还不甚了解。她正要打开手机翻阅材料,便看到搭档王海生发来的相关文献,上面写着“自闭症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社交障碍、沟通障碍和刻板行为;可能对某些特定频率的声音特别敏感,会引发不安;会通过大喊大叫、不停地蹦跳跑动等方式发泄情绪……”病因不明、痊愈渺茫这些字眼的出现更是刺痛了调解员的内心,她深刻感受到自闭症家庭的不易,更想以自己的方式守护敏感脆弱的小星。
十分钟后,王某走出家门,对牛艳春说:“小星就是这样,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如果吓到您,实在不好意思。”牛艳春赶忙说:“千万别这样说,小星的情况我已经了解。将心比心,您真的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达成共识:
耐心倾听 悉心疏导 以爱融化坚冰
返回吴某家中后,调解员牛艳春向吴某说明其审查病历和小星的具体情况,“小星确实患有自闭症,不知道你是否了解,自闭症儿童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他们发出的声响在我们看来是噪音,但对他们来说,是表达自己和感知世界的方式。因为他们的与众不同,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在牛艳春的用心科普和悉心疏导下,吴某理解了王某的不易。态度有所缓和。
同时,牛艳春发现王某心中积压的情绪太多,无法纾解,于是以耐心倾听、宽慰安抚为主,引导王某说出心声。在王某的叙述中两位调解员找到了化解纠纷的突破口。王某说:“我们也曾想过搬家,但小星对新环境特别挑剔且难以适应,所以一直未找到合适住处才未搬离。”搬家,确实能从根本上消除噪音,但小星的权益也要得到保护。
最后,两位调解员采取居中调解的方案,引导双方互相理解,并达成一致调解方案:王某尽量减少噪音,在找到合适住所后及时搬离。
一个月后,牛艳春拨通吴某电话进行回访,吴某称:“之前不了解具体情况,现在知道了,大家都为人父母,能够体谅理解对方的难处,最近噪音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就算王某一直不搬也没事儿。”牛艳春将这段对话转述给王某,一句没事儿,惹得小星妈妈又一次泪流满面。
在处理完这起纠纷总结经验时,牛艳春说:“面对这样的噪音纠纷和‘星星的孩子’,我们需要唤醒内心最深处的理解与宽容,让同情与同理心的光芒照亮孩子的生活。在保障居民合法权益的同时,我们更应怀揣着对自闭症儿童的深切关怀,让他们能在一片无扰的净土上,自由翱翔于想象与快乐构筑的天空。”
这是一场关于人性温度与智慧并存的挑战,要求我们深入案件肌理,以全息视角审视案情,不仅充分尊重每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力求在错综复杂中找到一个既能平息纷争,又能呵护“星星的孩子”心灵成长的最佳方案。这正是诉源治理工作的精髓所在,它超越了简单的纠纷解决,在个案中播种下理解、包容与爱的种子,让社会在每一次细微的调和中,绽放出更加灿烂的人文光辉。